从鄙俗到纯粹的精神之旅电视剧《都挺好》思想解析电视剧《都挺好》以当今城市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用真实详尽的形象表达人们从个体存在向社会化演变的历程。它以与生活同步的真实朴素方式,开辟了一条从狭隘的个人天地通往广阔价值世界的途径。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就剧情的线索而言,有一条主线,即苏家长者苏大强的晚年生活。在这条主线之外,有三个儿女苏明哲、苏明成和苏明玉的不同方向分支。显然,苏明玉的戏份更多,她与父亲和两个兄长之间的漫长故事形成各种剧情分支的包揽式对接。苏母赵美兰死后,父亲苏大强的行为牵动三个儿女,他的心理倾向、活动踪迹成为推动全剧运行的源头主因。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关于剧情构建和一般意义上的家庭、社会道德伦理,不是应予探索的重点,值得关注的是一种深层的精神概念,即蛰伏固守于人物内心却常常被式微忽视的异化真相。无论从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道德评判角度,还是从现代人性观点看,《都挺好》是一部逆于常规之作。它对当下人们的生活,有着惊人的真实再现之功。不能因为我们对自身熟视无睹的生活缺乏敏感和省觉,故而对与自己同类型的生活也表现出淡漠迟滞或者简单粗暴。如果认为剧中过多呈现了人生的负面印象,从表象判定原生家庭缺陷在后期成长阶段的因果关联,反而无视人文环境和人性发展的本质规律,那都都显得笼统且不切实际。从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说,事实永远具有无可争辩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剧中对人物具象的全裸展示,客观上便保留了人性附属的原始根基。当然在习惯上,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总是不愿意正视事物变迁潜在的细腻痕迹,做出所谓貌似明确的价值指向结论,这是人类意识最大的盲目。如果我们执拗地认为这部电视剧没有迎合自己所惯见的那种纯粹雅致高度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站在生活的背面,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周围的一切。在繁复纷攘的城市众生里,苏家人过着与街坊邻里毫无二致的生活。年复一年的油盐酱醋,吃喝拉撒,日复一日的酸甜苦辣,嬉笑怒骂,是他们必须及时投入并直面应对的行为常态。日常琐碎,百味杂陈,真切的世俗情状,浓烈的烟火气息,一览无余地呈示出市井生活的原生样态。在文化心理上,《都挺好》有着矢志“求真”的倾向。关于“求真”问题,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所不同。西方文化中的真指“真实”,强调的是“真实的存在”。东方文化中的真指“真诚”,则侧重于“真诚的态度”。《都挺好》一剧从铺垫展开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