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_第1页
1/15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_第2页
2/15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_第3页
3/15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第八讲活血化瘀药一般说来,活血化瘀药能治疗由于瘀血停滞或血行失畅所导致的各种证候和疾病。但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时,必须考虑到产生瘀血的原因和各个方面的因素,因而要密切结合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整体考虑,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结合应证药物,灵活运用。另外,不少活血化瘀药物,也同时具有止血作用,所以还要注意它们的炮制和配伍。并且也可与第九讲中具有止血作用(有些止血药物也有行血作用)的药物,互相参看。活血化瘀药也有时用于没有瘀血的疾病,而是利用这类药物增强气血流行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透疹”、“活血解毒”等宝贵经验,所以我们对活血化瘀药的理解,不要太隘板。赤芍赤芍味辛苦,性微寒。与白芍有相类的作用,但赤芍偏于活血散瘀,凉血,消痈肿。常用于以下情况:1.血热吐、衄:常配合生地、丹皮、犀角、元参、白茅根等同用。2.血瘀经闭:常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牛膝、茜草等同用。3.跌打损伤、血瘀作痛:可配合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续断、骨碎补等同用。4.胁肋疼痛:胁肋部属肝经,本品能入肝经、活血通络,凉肝清热。可配柴胡、香附、郁金、枳壳、片姜黄、川楝子等同用。5.痈肿疮毒:血中毒热郁壅瘀滞而生痈肿疮毒,可用本品凉血活血、散瘀消肿而止痛。常配合银花、连翘、白芷、天花粉、蒲公英、野菊花、地丁、炙山甲等同用。总之,凡因血瘀、血热而引致的疼痛、红肿、出血、斑疹等,皆可随证选用。白芍偏于养血柔肝,性收而补,善治血虚疼痛。赤芍偏于行血活血,性散而泻,善治血瘀疼痛。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而凉血和血。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用量一般为 4.5~10 克。腹中冷痛、腹泻及无瘀血者忌用。不可与藜芦同用。川芎川芎本名芎穹,因四川省产量多,质量好,习惯上就称为川芎。川芎味辛,性温。有行气活血、搜风、开郁等作用。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辛温走窜,一往直前,走而不守。1.行气活血:血中气滞而血行不畅,可致妇女月经不调、经闭、行经腹痛难产、胞衣不下等,本品入血行气,气行则血活。常配合当归、芍药、红花、益母草、熟地、香附、艾叶等同用。本品无论胎前、临产、产后皆可随证应用,为妇科常用的药物。我对妇女产后血瘀气滞而致小腹作痛或产后虽已多日,但自从产后即致小腹或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等症,常用川芎 6~9 克、配当归 9 克、红花 3 克、桃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学第讲活血化瘀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