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2.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3.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4.通过多媒体实验视频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温度、催化剂等。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溶洞形成的图片,铁生锈的图片,爆炸图片、提问形成他们的时间的快慢?【教师作答】非常关心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展示图片】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炸药爆炸、金属锈蚀、牛奶变质、溶洞形成)【学生回答】炸药爆炸是瞬间完成的,牛奶变质所用的时间是几个小时,而金属锈蚀则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溶洞形成则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上万年不等。【结论】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板书】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分析讲述】由以上可知,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通过冒气泡快慢、固体量的减少、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与程度、温度的变化等方法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个反应的快慢。【思考】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一般用反应物单位时间里减少的量或生成物单位时间增加的量来表示,由于反应都在一定的容器或一定体积的溶液中进行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 Zj^o【板书】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取正值)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Ac/At,常用单位是 mol/(L.min)或 mol/(L.s)【强调】计算公式:v=Ac/At,浓度变化量一律取正值;常用单位是 mol/(L.min)或 mol/(L.s)等【举例】1、某反应物 A 浓度在 5min 内由 6 变成 3mol/L,求 v(A)=。2、某生成物 A 浓度在 5min 内由 3mol/L 变成 6mol/L,A 的反应速率为mol/(L・s)o(学生练习)【练习】已知 N2+3H2=2NH3.在一个 2L 容器中充入 4molN2和 10molH2,反应开始 2min 时,测得容器中 N2的物质的量为 3.6mol,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