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3.学习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4.领悟本文一事一议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课前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课)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 21 课《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2.简介作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师:书写、记录。)“戴嵩”是谁?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唐代画家戴嵩非常善于画牛,笔下的牛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文学家苏轼据此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个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师: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这篇短文1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牛》的。猜一猜,他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二、明确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3、学习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4、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三、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导学案。四、小组讨论、交流,完善各自导学案。第二课时(汇报课)一、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处、好、数、斗、曝”等多音字。2、给课文划好节奏,把课文读通、读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撑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