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5 年)文 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目录第 1 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背景1.1 现状与基础1.2 建设意义1.3 优势与挑战第 2 章规划总则2.1 规划思想与原则2.2 规划范围与期限2.3 建设目标2.4 规划定位2.5 指标体系第 3 章生态文明建设空间引导3.1 生态功能定位与生态红线3.2 生态文明建设分区管理3.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第 4 章生态产业体系建设4.1 发展策略与发展方向4.2 精品高效的生态农业体系4.3 集约创新的生态工业体系4.4 绿色环保的生态服务业体系第 5 章生态文化体系建设5.1 构建云和特色生态文化体系5.2 培育生态产业文化5.3 倡导低碳生活5.4 加强宣传教育第 6 章生态环境体系建设6.1 总量控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6.2 多措并举,提升水环境质量6.3 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6.4 防控结合,着力营造清静声环境6.5 分类处置,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6.6 切实谋划,拓展污染防控领域第 7 章生态人居体系建设7.1 优化生态绿地网络,营造山水园林景观7.2 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开展慢行交通建设7.3 创建低碳节能城市,打造绿色宜居家园7.4 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提供便捷优质服务7.5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山水童话乡村第 8 章生态制度体系建设8.1 健全决策机制,加强生态文明政绩考核8.2 科学责任制度8.3 科学管理制度8.4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动机制8.5 环保投入与公众参与机制第 9 章 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9.1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9.2 保障措施3 / 67第 1 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背景1.1 现状与基础1.1.1 自然背景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总面积 984 平方公里,人口 11.16万,辖 10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8 个行政村。地貌主要为山地、丘陵、盆地;分属瓯江上游干流龙泉溪和瓯江上游小溪支流梧桐坑两大水系,年均降雨量 1465~2104 毫米;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1.1.2 经济基础2015 年云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4.34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053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08 元。云和三次产业结构为 8.1:50.7:41.2,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 103 亿元。目前云和县全力推进工业发展规划,形成形成以木制玩具、精密装备制造、金属加工为主导的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同时提升以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2015 年,全县全年接待旅游人数 422.19 万万人次,实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