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能力测试试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17 世纪,以爱丁堡大学为代表的苏格兰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相比,更重视( )A.大学自治B.教授治校C.科学教育D.古典教育2、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3、中国近现代教育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4、行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 )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第 2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有西方学者讨论发现,美国大多数老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老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A.传递B.选择C.制造D.传播6、《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B.“学不躐等”C.“当其可”D.“盈科而后进”7、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进展,根本在于儿童进展上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8、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A.武学B.医学C.阴阳学D.社学9、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10、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第 3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D.评价主体不同11、下列讨论假设中,不符合讨论假设表述法律规范的选项是( )A.灌输不利于学生制造力的进展B.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C.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D.老师职业道德与老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A.推崇绅士教育B.推崇经院教育C.推崇文雅教育D.推崇骑士教育13、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