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 的教学设计教师李小峰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图片、实例、填充表格等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面得以提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担负探索人类遗传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材分析“伴性遗传”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导入,在“问题探讨”中简单了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提出为什么这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为什么与性别相关联时表现有不同呢?由此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教材上总结伴性遗传特点时,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这种遗传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正常色觉、红绿色盲六种婚配方式,分析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出了伴X 隐形遗传病的特点。教材最后介绍了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和其他一些实例,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使遗传规律应用于现实生活。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并掌握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细胞学基础等基础内容。上节课学习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分析归纳、总结推导能力方面也有所提高,本节课通过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学习并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及社会生活中有关的例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遗传图解进行比较分析,找寻规律,能灵活运用于其他实例中。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1 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1.2 伴性遗传的特点。2 教学难点2.1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2 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及思路。2.3 掌握遗传图解组成成分及书写规则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1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特点1.2 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概述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1.3 伴性遗传性状的基因型的书写、分析遗传系谱图和遗传图解的组成成分1.4 在学生讨论探究过程中训练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2 过程和方法目标2.1 运用自主探究,引导合作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