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火力发电厂 4.1 简介 电站的生产过程利用的是一个封闭的蒸汽动力循环, 在这个循环中伴随着水的各种热力过程。 有一半的循环包括锅炉 (或热源) 及其辅助设备; 另一半的热力循环则包括汽轮机, 发电机,凝汽器,给水泵及给水加热器。 在锅炉中给水被加热成干饱和蒸汽。 干蒸汽进一步过热并进入汽轮机的高压缸。 过热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 很大比例的热能转化为带动汽轮机转子的动能。 汽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做功后的蒸汽离开高压缸回到锅炉被再次加热。 再热蒸汽进一步在汽轮机中压缸和低压缸中膨胀做功,然后进入凝汽器。 蒸汽在凝汽器这个大型表面式换热器中,通过释放汽化潜热给冷却水(CW)从而被冷凝。主蒸汽在凝汽器中被冷凝成很低压力下的接近饱和的水。 凝结成的水从凝汽器排入热井。 热井中的水被凝结水泵抽出,经过低压给水加热系统后进入锅炉给水泵。 在现代回热循环中, 一部份蒸汽通过布置在汽轮机汽缸上的一系列位于选定的动叶级后的抽汽口进入到凝汽器和给水加热器中。 这些蒸汽被用来加热低压加热器中的凝结水及高压加热器中的给水,这些加热器都属于表面式换热器。 给水经锅炉给水泵增压到高于汽包的压力, 以足够克服给水经过锅炉汽水系统和高压给水加热系统的压力损失。至此整个循环就完成了。 4.1.1 应用过热的实际循环 朗肯循环向一个更实际的蒸汽循环的首次改进包括提高进入汽轮机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在过热蒸汽循环中,干饱和蒸汽离开锅炉汽包并进一步过热后才能进入汽轮机。由此,提高了循环的效率。这种过热循环选择与先前的朗肯循环具有相同的汽轮机排汽条件。然而,过热蒸汽的一个主要好处在于提高循环蒸汽的温度和压力, 使得汽轮机的排汽湿度可以保持在所能承受的物理极限内。 4.1.2 再热循环 由于希望进一步增加循环的条件并由此提高循环效率, 于是在汽轮机内的膨胀过程中增加蒸汽的再热循环。再热循环中,额定温度的蒸汽在汽轮机中部分地膨胀做功,然后回到锅炉,被再热到最初的额定温度左右。 再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其余部分继续做功, 之后进入凝汽器冷凝。 再热循环的引入相比过热循环提高了热效率。 同时再热循环也降低了汽轮机排汽的湿度, 但也由于增加再热系统进、出锅炉以及布置在炉内的管道带来了基建投资的增加。 为了避免单缸情况下机组再热级之间的热梯度过大,汽轮机通常分为高压缸和低压缸。 4.1.3 回热加热系统 regenerativ e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