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众对煤炭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的时候,神东已走出了一条精细化管理的新路。 从鄂尔多斯机场一路向南,汽车在洒满煤渣的公路上颠簸前行。远方的乌兰木伦河已然冰冻,眼前毛乌苏沙漠只见枯草黄沙。风很大,不时地卷起黑色的沙土,空气异常干燥,一再地考验着身体的“抗旱”能力。 透过车窗,路边一处加油站的后方,几十辆满载煤块的大卡车正排成长龙等待过磅。司机回过头示意我们,这里已是神东煤矿的核心区域。 5 分钟后,汽车停在了一座高楼前。我们裹着大衣跳下车,视线所及,令人一为振奋。脚下的道路宽敞而洁净,尽管寒冬已覆盖住了大片绿地,但规整排列的白色厂房,生机勃勃的蓝色矿井群,特别是眼前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智能化联合办公大楼与一路的荒陌形成了华丽的对比,“沙漠明珠”!四个字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作为中国神华集团旗下的核心煤炭生产企业,神东煤炭集团拥有我国“黑金”领域的多项之“最“。 这家位于陕北煤田最北端的煤炭企业,地跨陕、晋、蒙三省区,坐拥700 亿元以上的总资产、3 万平方公里以上的煤田总面积,拥有2 亿吨的矿区整体产能,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它既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一个“最大“远不能涵盖神东的全部,神东也是”最强“的。 自 1998 年到2008 年的10 年间,矿区煤炭产量平均每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2005 年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亿吨煤炭生产基地,到 2009 年, 原煤生产连续5 年过亿吨。2008 年年底,神东在煤炭行业的标志性指标中,已创出了令人称奇的9 项世界纪录。其中原煤生产全员工效指标达到124 吨 /工, 远高于紧随其后的美国的41.73 吨 /工, 而用工却仅为国内传统煤矿的 3%。难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完神东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最差的煤矿在中国,但是最好的煤矿也在中国。神东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矿井。“ “最强“的生产对管理提出了”最高“的要求。特别在2009 年神东矿区四企业整合成立神东煤炭集团之后,神东为做“做世界煤炭企业领跑者”,制定了建造“五型四化“企业的目标,管理信息化建议作为“四化”之一,开始狂奔。 自 2009 年开春伊始,一场管理创新运动在神东悄然推进。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创新成为其中的攻坚课题。在财务核算上,神东早早已完成了ERP 系统建设,但财务管理,尤其是薄弱的预算管理却无法给管理层的决策提供足够的支持。 那时,神东虽已初步具备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雏形,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