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通过实验得出的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 对着火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仪器药品】 木条、石块、蜡烛、烧杯、小纸片、镊子、火柴、剪刀、水、湿抹布、碳酸钠、盐酸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讲授新知 [引入]恩格斯说: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燃烧给我们光明和温暖,从古代的钻木取火到现在,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已经有几十万年了。人类利用燃烧发射火箭、利用燃烧冶炼钢铁、烹调食物等。(展示图片)燃烧不仅给我们带来光和热也会给我们带来永远的伤痛。(展示图片)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试验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列举一些燃烧现象吗?燃烧的共同点是什么?归纳燃烧的定义? [燃烧条件探究] 倾听 根据已有的知识,列举燃烧现象 找到燃烧的共同点 归纳燃烧的定义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燃烧是怎样发生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通过下面的三组实验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火柴分别点燃木条和石块。 实验二:点燃小蜡烛,然后将其用烧杯罩住。 实验三:将一张纸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教师板书燃烧条件: 1、可燃物; 2、和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教师讲解着火点的概念 [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播放课件: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 。 猜想燃烧的条件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理解着火点的概念 倾听,观看视频 锻炼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让学生对书中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对燃烧的条件有进一步明确、清晰的认识,知道燃烧的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探究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失控的燃烧会给我们带来永远的伤痛。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灭火呢?如果破坏了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