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物流人才现状 关于北京市物流人才现状,我们以问卷调查和北京市商委(现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统计局于2 0 0 2 年 1 0 月—2 0 0 3 年 1 月联合对北京市的一次物流业现状专项调查为基础,并通过与 2 0 0 3 年 7 月上海市关于物流人才现状调查采取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而得出北京市物流人才的大体现状。 据北京市商务局调查显示,2 0 0 2 年物流从业人员数共计 1 0 7 1 5 9人。在总计中主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 3 8 3 1 1 人。学历在大专以上 7 2 4 2人,占 1 9 %。工业企业中从事物流活动人员 5 6 0 2 9 人。批发零售业从事物流活动人员 1 2 8 1 9 人。其中,物流专业毕业的人员不足 1 %。 根据以上数据,假设 2 0 0 2 年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亦为 1 9 %,得到大专以上学历物流从业人员总数为 2 0 2 5 3人。 上海市2 0 0 3 年 7 月关于物流人才现状分析显示,上海物流从业人员为 3 6 .5 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含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 万人。物流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2 1 .9 %。上海市物流人才结构分析如下: 学历结构:在总计为 8 万人的物流人才中,大专学历占到了一半以上为 5 8 .2 6 %,本科学历占 3 9 .4 6 %,研究生学历占 2 .2 8 %。 专业结构:调查显示理工科物流人才所占比例最大为 3 8 .2 %,另外管理专业占3 5 %,财经专业占1 2 .3 %,人文类占 4 .1 %,其它为1 0 %。 年龄结构:3 0 岁以下占 3 7 .0 4 %,3 0 -3 9 岁占 2 4 .6 5 %,4 0 -4 9岁占2 1 .3 %,5 0 岁及以上占1 7 .0 3 %。 在这里引述上海市物流人才的结构,并不代表北京市物流人才的结构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认为差距不会太大,很具有参考意义。 表1 -1 京沪社会经济指标与物流从业人员对比分析表 注:表中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均为2 0 0 4 年末数据 从表1 -1 可以得出: 京沪两地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 .4 %、3 7 .6 %、6 0 .0 %;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 .3 %、5 0 .8 %、4 7 .9 %。按发达国家标准来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要优于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但是北京市若想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应当加大扶持第二产业,所谓“无工不富”,作为第三产业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