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萧红小说创作艺术 萧红的小说是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在她有限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大量且富有内涵的经典作品 。 萧红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和日本帝国主义铁蹄对中国践踏时期。她的小说,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外敌入侵的仇恨。她的小说多取材于她生活所在地东北。由于家乡的沦陷和个人三次婚恋的挫折,她的小说隐含着一种人生凄凉气氛。 萧红的作品很多,较著名的有短篇小说《小城三月》、长篇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萧红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家。她出生时正赶上辛亥革命,童年时期就受到五四运动影响,在其灵魂深处,注入了向封建礼教抗争的叛逆基因。中学时期,她接受当时学校左翼教师的思想,积极参加当时的爱国运动,广泛阅读国内外进步文学作品。从阅读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得到启发。奠定了她后期的写作基调。在萧红看来,作家是无阶级性的,作家是人类的作家,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在小说《小城三月》里,萧红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她细腻地描写了翠姨婚姻的悲剧,实则是自己对美妙爱情的向往。翠姨被父母许配给一个有钱人家,可她心里却装着堂哥。她对堂哥的爱一直深藏不露。由于情志难伸,最后落得英年早逝。其实,翠姨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由于这篇作品是在其自身深有感触的状态下写成的,所以小说人物鲜活,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在翠姨这个人物描写上,作者采用了细节、侧面、对比等多种写作手法,把一个高傲、伤感、忧郁的少女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在长篇小说《生死场》中,作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同情。小说《生死场》,真实地反映出东北人民在外敌统治下的苦难生活。 首先,作者似画家一样,画出了一幅北方人民热爱生活,顽强抗争图画。农民和自己养着牲畜一起不停地生,不停地死,循环往复,不断地轮回。 农民忍痛割爱,把不能耕田的老马卖给屠户,仅换来两张薄薄的票子。但就是这一点点钱,也还是被狠心的地主夺去。农民想要抗争,却遭到蹲监坐狱的结果。广大农民在死亡线上挣扎,贫穷、饥饿、疾病、地主阶级的盘剥,天天都在威胁着苦难的人们。 第二、这部作品以中国东北为背景,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东北农民悲惨生活。《生死场》中的人物,不是大英雄,而是饱受艰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下层农民。小说以女性独到的洞察力,着力描写了许多女性形象,如外号猫头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