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陀螺课时2班级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4•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兵、恨”等 8 个生字,会认读“钉、旋”这 2 个多音字,会写“否、旋、况”等 14 个生字。2•默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作批注。难点1•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含义。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说到童年,大家总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抽陀螺等。(多媒体依次显示相应的游戏)课前,老师曾让大家调杳统计过班里有多少冋学玩过陀螺,陀螺又有哪些种类。大家现在来说一说。(学生以小组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把话说清楚。)2•玩过陀螺的人着实不少,那谁可以说说玩陀螺的技巧呢?个性思考部分(找学生回答。)学生们说的可能是现代的陀螺,不是文中高洪波先生所玩的陀螺,教师可以适时夸赞。3•现在的陀螺是在以前陀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同学们知道陀螺的历史吗?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及以下文本内容: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以前的陀螺多用木头制成,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现代的陀螺经改造多为塑料或铁制,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4.这么说来陀螺的历史还是十分悠久的,我们知道现代陀螺是怎么玩的,那么以前的陀螺又是怎样玩的呢?让我们起走进咼洪波先生的《陀螺》,看看以前的陀螺。(板书课题:陀螺)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 默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 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2•通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3.在有疑问或有体会的地方作上■一一碉7…4 :(1)重点指导:“旋”左窄右宽,“况”左边是两点水,“仍”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捺,“预”的左边是“予”而不是“矛”。(2)学生书写、仿写,每个汉字认真书写两遍。(3)多媒体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其他学生评价。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事件。预设:本文的线索是陀螺。主要讲了“我”用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打败了小伙伴的大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