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甘肃省农牧厅 程浩明 苹果产业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是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掌握我省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找准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关键环节,以便整合资金、重点扶持,加快发展。笔者最近与省直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深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苹果重点产区开展调研。通过现场查看规模化生产基地、果品交易批发市场、苗木繁育基地,种植大户、相关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市县领导、业务部门、专业技术骨干、果农协会(果农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代表广泛座谈交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对我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成效、存在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同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苹果产业发展的成效 (一)优势产区基本形成 苹果是我省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全省14 个市、州都有苹果栽培。2008 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369.78 万亩、产量164.14万吨、产值29.05 亿元,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产量、产值的59.86%、66.15%、 71.07%。主产区平凉、庆阳、天水、陇南4 市 322.79 万亩、产量 134.66 万吨、产值23.84 亿元,分别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值的87.29%、82.04%、82.07%。农业部确定的18 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306.59万亩、产量125.09 万吨、产值22.14 亿元,占全省苹果面积、产量、产 2 值的82.91%、 76.21%和 76.21%。 从产区分布看,位于陇东南黄土高原的平凉、庆阳、天水、陇南 (礼县、西和)是我省苹果主产区。该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危害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适宜苹果栽培,具备最适宜苹果种植的7 项指标。生产的苹果以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风味佳、耐贮运、营养丰富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农业部划定的苹果优势产区。这一区域栽培面积大、产业基础好、产量高、品质好、效益显著,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的重点产区。天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平凉、庆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2008 年苹果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27%和 5.89 %, 种植面积由2002年全国第6 位,跃升到2008 年第3 位,仅次于陕西、山东两省。因新建果园面积大、苹果产量居全国第6 位,与第5 位相当。2003 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