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作为意象对话基础的心理学 意象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具体方法,它也有自己所独有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了让同行能清晰地了解意象对话的精神和其根本性思路,在介绍具体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先介绍作为意象对话基础的理论。 意象对话的理论吸取了精神分析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等心理动力学流派的思想,以及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的思想,并融合了东方文化心理学思想,但是,它并不是一种折衷,而是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此理论不仅仅适用于意象对话,也适用于解释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以至其他心理学领域。 理论是一个建构的产物,而它是不是能成立则有多种标准。首先它要言之成理,另外它也需要各种验证。虽然,此理论并没有全部得到“实证”的验证,而且此理论——以及世界上一切理论——都永远不可能全部得到“实证”的验证。哲学中的认识论常识告诉我们,即使是实证研究也是建立在某些基本假设的前提上的,而这些前提本身是不能被实证方法来验证的。我们能做到的,无非是用实证方法验证从某个理论中得到的推论,能被验证的推论越多,则这个理论的解释力就越大。 在理论的阐述过程中,我将不一定会随时指出其中各思想的来源。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将简要比较意象对话及其理论和其他心理学理论的关系,并指出哪些思想来源于哪种心理学理论,哪些是独创性思想或独创性的结合。 第一章 心理现实 第一节 心理经验 我们理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任何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心理经验。 (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个类似的命题:每个人存在于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不断改变的体验世界中i。作者和罗杰斯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我认为这个体验世界未必“以他自己为中心”。) 所谓心理经验,指的是我们觉察到的,但是还没有对之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的那些内容。 心理经验,并不是指“客观物质世界”,而是指我们心理世界中的内容。客观物质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如果没有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产生任何影响,那么对心理学来说,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在理论上说,心理经验必须是被人觉察到的。完全没有被觉察到的,不能成为心理经验。有些因素对我们的行为有影响,但是我们常常对它们没有觉察。比如,血液循环的自动调节、热的时候汗增加分泌,冷的时候毛发竖起和发抖„„。当人对这些活动完全没有意识的时候,都不是心理经验。因为,在我们完全没有意识的时候,这些活动只是一种机械性的活动,没有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