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 6 第七章 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注采井组动态分析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单井动态分析基本上以生产动态分析为主。而井组动态分析则是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动态分析并重的分析内容。注采井组的划分是以注水井为重心,平面上可划分为一个注采单元的一组油水井。井组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在井组范围内找出注水井合理的分层配水强度。在一个井组中,注水井往往起主导作用,它是水驱油动力的源泉。从油井的不同的变化可以对比出注水的效果。因此,一般是先从注水井分析入手,最大限度地解决层间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解平面矛盾,改善层内矛盾,也就是说井组分析以找出和解决三大矛盾为目标。来改善油井的生产状况,提高油田的注采管理水平。 本章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油田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注水井的分析,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方法、步骤、及井组动态分析的案例。 第一节 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当注水开发多油层非均质的油田时,由于油层渗透率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非均一性,注入水就沿着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区窜流。而中低渗透层或中低渗透区却吸水很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矛盾。 一、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 1 . 层间矛盾 层间矛盾就是高渗透性油层与中、底渗透性油层在吸水能 力、水线 (油水前 缘 )推 进速 度等 方面存 在的差 异 性,是影 响 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也是注水开发初 期 的根 本问题。生产开发中,高渗透油层由于渗透率高,连 通 性好 ,注水效果明 显 ,表现 为产油能 力高,担 负 全 井产量 的大部 分。中、底 渗透性油层则由于渗透率底 ,连 通性差 ,表 现 为产油量 底 ,生产能 力不能 充分发挥 。这 样 在油井中出现 了 层间压 差 。 图 7 -1 层间矛盾示 意 257 在注水井中,高渗透层吸水能力强,可占全井吸水量的 30%~70%以上。水线前缘很快向生产井突进,形成单层突进,如图 7-1 所示。因此,渗透率高、连通好的油层,由于注得多,采的多,生产井很快见到注水效果,含水很快上升。高渗透油层见效及见水后,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明显上升,形成高压层,严重的干扰中、低渗透层的工作,致使这些层少出油或不出油,全井产量递减很快,含水上升。因而能否使层间矛盾获得较好的解决,使油井能否长期稳定生产,油田能否获得较高采收率的关键所在。 层间矛盾的表现:注水井转注后,高渗透层见效快,初期高产继而含水,并快速上升,直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