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熔体纺丝工艺原理 总结 概述 熔体纺丝属于聚合物直接纺丝方法,相对于溶液纺丝方法而言,工艺简单,速度快,对环境影响较小,适合于几乎所有热塑性聚合物的纺丝。溶液纺丝分为干法纺丝(使用挥发性溶剂)和湿法纺丝(采用非挥发性溶剂)两种方法。由于涉及到溶剂的回收和物质交换,因此纺丝速度低于熔体纺丝,而且溶液纺丝成形过程中丝条所经受的拉伸少,纤维强力低,因此应用很少,只有少数聚合物纺丝使用。 PP、PE、PA 和 PET 一般采用熔体纺丝;醋酯、聚氨酯和一部分 PAN 采用干法纺丝;粘胶纤维、 维纶、铜氨纤维和大部分 PAN 纤维采用湿法纺丝。 思考题:试比较熔体纺丝、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法的工艺特征和产品特征。 第一节 熔体纺丝成网工艺原理 聚合物切片送入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压、过滤、计量后,由喷丝孔喷出,长丝丝束经气流冷却牵伸后,均匀铺放在凝网帘上,形成的长丝纤网经固网工序(热粘合、化学粘合、水刺或针刺)加固后成为熔体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 1、工艺流程为: 聚合物切片→切片烘燥→熔融挤压→纺丝→冷却→牵伸→分丝→铺网→加固→切边→卷绕 2、纺粘非织造工艺参数:聚合物种类、熔融挤压条件、纺丝孔尺寸、冷却空气、拉伸/牵伸方式、固网方法(重点掌握热轧粘合工艺参数对纺粘非织造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思考题:试画出化纤长丝生产和纺粘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图,并标出每个工艺步骤的名称和作用。 一、熔体纺丝工艺特点 熔体纺丝工艺具有过程简单和纺丝速度高的特点,在熔体纺丝过程中,成纤高聚物经历了两种变化,即几何形状的变化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几何形状的变化是指成纤高聚物经过喷丝孔挤出和拉长而形成连续细丝的过程;物理变化即先将高聚物变为易于加工的流体,挤出后为保持已经改变了的几何形状和取得一定的化纤结构,使高聚物又变为固态。 原则上讲,分解温度高于熔点温度(或流动温度)的热塑性高聚物都可以采用熔体纺丝法。 二、熔体纺丝工艺过程(以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为例) 主要步骤: ―高聚物纺丝熔体的制备; ―熔体自喷丝孔挤出/纺丝; ―挤出的熔体细流的冷却和拉伸成形; ―成形的纤维长丝铺网与固网。 1、熔体制备(螺杆挤压机) 含水率较高的成纤高聚物在熔融纺丝前要经过干燥处理,以防止由于水分引起的高聚物熔体分子降解。高聚物切片受热熔融过程中微细结构发生如下变化:非晶区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再变为粘流态;结晶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