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体育教材化 第一节 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义 一、体育教材化的概念 本教材对体育教材化作出如下定义: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的内容包括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材化的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 )体育教材化是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2 )体育教材化是加工过程,体育教学内容是这个加工过程的成果。 (3 )这个过程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而进行的。 (4 )教材化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介化等工作。 二、体育教材化的意义 体育运动文化和运动项目内容非常宽泛。它们都是体育的良好素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后备军,但它们绝不等同于体育教学内容。如果我们把素材当成了教学内容,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内容方面偏离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我们的体育课程也绝没有可能装进那么多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既来自于身体运动的文化,又容易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体操(兵操)、游戏、竞技、武术以及舞蹈等成为体育教学内容后,我们绝不能单单“教体育”,如果单单是“教体育”,那就意味着体育运动本身是教学的目标,这样就会把体育教学视为简单的传技,而体育教学也就往往容易陷入了注入式教育,使体育教学过程中“见物不见人”;如果是“用体育来教”,就意味着教材是学生学习课题的提示物或学生应当掌握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范例”,是通过教材学习,获得一定知识、技能的手段或媒介物。换言之,我们是用教材作为“媒介或范例”,来教给学生内含于教材中有关学生发展的“生理、心理、技能、情感、态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用体育来教”,我们就必须进行体育教材化的工作。 体育教材化的具体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教材化可以精选出最符合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那一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避免内容的庞杂和在选择上的无目的性。 (2 )体育教材化可以通过加工,使体育的素材更能符合体育教学的需要,以消除体育素材与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性。 (3 )体育教材化可以通过编排、配伍的工作,使选出的但还杂乱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