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九章 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 课题一 青春期性心理 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性的本质、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性意识的发展 。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 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性心理的矛盾冲突 教学内容: 一、性的本质 人的性行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人的性本能——性的自然属性 人类性本能包含两个方面:一部分是遗传方面;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学习方面。人的本能表现为性的自然属性。性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类生命的诞生、性成熟、性繁衍等性生理属性。这种自然属性在受生物本能的制约上与动物无异,但又有别于生物的一般本性。 从人类起源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生存、繁衍、就要生殖。但是人类和动物在对待生殖问题上有着根本不同。人类从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开始,其生殖后代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人类成熟后性活动的生理机能来看,是性器官及人体其它系统(眼、耳、鼻、舌、身)协调活动的有序的生理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去单纯理解人类性活动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因此,生物属性不是人类性的内在本质属性。 (二 ) 心理属性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人类的性活动是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在性科学上,把它概括为性的心理属性。这是从精神的范畴来把握人类的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性。人类作为代表生物界演化到文明时代的产物,就在于人具有任何其他低等动物都没有的大脑和意识。 人类的性活动首先产生于心理的体验,而如何去从事这一活动,又受大脑的支配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性活动特有的性意识和性观念,这是人类性活动的重要特性。 (三)社会属性是性的本质属性 性的社会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人类性活动所表现的性角色的形成、性的社会化、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性观念、性习俗、性文 2 化等。人在性活动中的一切表现方式,都是通过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如人的性行为已不是专为性欲的需要而发生,是性欲与情感的结合;人类异性间的交往,是一种心情的表达,爱意的沟通,情感的流露;人类异性交往,在心理上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人类的性生活已变成情感生活的一部分。上述种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