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6 耕作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 ) 宜 耕 期:土壤适宜耕作含水量范围的时期 (2 ) 土壤耕性:又叫土壤宜耕性,是指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 (3 ) 少 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在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4 )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 ) 复 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的 种植方式。 (6 ) 间 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详见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 ) 净 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8 ) 套 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种、串种。 (9 ) 混 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 0 ) 轮 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1 1 ) 连作障碍:同一作物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引起产量、品质下降的现象。 (1 2 ) 化感作用:是植物与周围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对自身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1 3 ) 气候产量或作物生产潜力:是指栽培条件最佳,即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能充分供应、病虫草有效控制,种和种植密度适宜,仅仅是气候条件为限制因素是作物所能达到的产量上限。 (1 4 ) 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 2 / 16 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5) 绝对优势:生产的直接成本(即会计成本)比别人低。 (16) 比较优势:若某个国家能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则表示它在该物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17) 机会成本:人们在作出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一个。 二、 思考题 1. 从我国土地、人口国情,用能量金字塔的观点看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人民膳食结构的基本趋势和发展趋势? 答:我国土地及人口国情:中国人均只有 1.2~1.5 亩耕地,只有世界人均土地面积1/3,而每年人口增加 1700 万,耕地下降 700 万亩(667 ㎡). 能量金字塔分为基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从下至上能级越高遵守1/10 定律即能量级愈高,保持的能量愈少能够维持的生物量愈少。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的组成及其比重,它随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