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常识及避震逃生》教案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前兆,掌握地震来临时如何逃生和自救。[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式,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情感目标]提高地震的安全保护意识,感受地震灾害中人与人互相救助的可贵精神,珍爱生命。教学重点:认识和感受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让学生学会在地震发生时的避难逃生方式,掌握地震中自救互助的本领。教学难点:知道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及互救。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体验感悟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法:学生的学法主要是自主探究法、体验感悟法、模拟演练法。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 1 -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现地震发生前,美丽的风景、和谐的生活。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风景,大家想不想看啊?[出示几幅图片校园图,图 1、2、3、]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我们幸福地生活着,快乐地学习,然而在 2008 年 5 月 12 日14 时 28 分时,当我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时,随着一声轰隆,(出示图 4)楼房倒塌,地面下陷,山石崩塌。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数万人掩埋在废墟中。(结束放映)地震爆发后,我们悲痛万分,同时我们也对地震产生恐惧。了解地震知识,如何面对地震,出示课题。(出示图 5)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汶川地震中你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把收集到的一些图片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感受到地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2、展现地震发生后破碎的家园、凄惨的环境。播放照片(图 6-14):从房屋的倒塌,到人员的伤亡,以及人们悲痛的表现。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当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时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谈感想。接着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地震资料进行补充。(出示地震形成的图片 15、16)然后引入课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为了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有必要去全面、深入地了解关于地震的信息。- 2 -分析:通过灾前、灾后的强烈对比;展现地震带来的危害,这样更加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觉得让这么美丽的地方变成废墟;让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是多么痛惜的事情。有了这种感受,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唤醒学生避免地震灾害的想法。在展示中,我采用图片加教师讲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