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上教资中学科二重点简答题汇总(最新版) 第一章 1 .简述2 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二级) (1)教育的全民化。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 (3 )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 (4 )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5 )教育的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一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龟速够防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两再一新促生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3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二级)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人鱼公主社会化】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 )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 )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两传选新促文化】(一级) (1)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5.简述个体对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接互不差】 (一级) (1)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4)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