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血压异常【定义】由于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性变等诸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而致中枢性血压异常。【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使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改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最后导致中枢性血压异常。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相关椎体中,C4、5 是主要发病部位,因 C4 椎体所受正应力、扭转力及剪力最大,颈部前倾和后仰时,C4 椎体前缘和 C5 钩椎关节压应变最大,加以 C4、5 解剖结构薄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位,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而颈椎的退变、增生、椎间盘膨出甚至突出,可使颈部的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受到牵张、刺激或压迫。此外,颈椎外伤、慢性劳损、受凉、长期的单一姿势或姿势不良都可以造成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痉挛、僵硬、炎症分泌,这些原因可单独作用,也可通过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作用,最终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血管,导致血压异常。血管运动中枢的低级部位在延髓网状结构,较高级的中枢在下丘脑,更高级的中枢在大脑皮质的边缘叶,即新皮质。颈椎病损(尤其是上颈段)刺激颈交感神经(尤其是颈上神经节与颈下神经节),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下丘脑的后部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并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管平滑机收缩增强,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阻力增大,而发生高血压。另外,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支可参与形成心深丛及心浅丛,分布于窦房结及房室结,并随冠状动脉分布至心肌,故颈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而出现心跳加快及冠状动脉舒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反之,当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流障碍,使脑缺血,影响到下丘脑的前部舒血管中枢与延髓内侧的减压区时,可导致血压下降。脑内舒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口径比缩血管中枢的供应血管大,并且后者的刺激反应比前者敏感,骨临床上高血压发生率更高。如果颈椎病损发生在下段,可引起上肢交感神经与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外周性血压异常,发生在一侧上肢,多为低血压。颈交感神经与躯体神经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当颈椎病理刺激颈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与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从此,再发出节前纤维到颈交感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