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6.琵琶行并序

6.琵琶行并序_第1页
1/7
6.琵琶行并序_第2页
2/7
6.琵琶行并序_第3页
3/7
6 琵琶行并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其创作背景作者在诗序中已经大体说明,需要补充的是作者被贬的原因。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6 月 3 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 王 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 白 居易首先上疏, 请 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 。 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 白 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前此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 从 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 但干预政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 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 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被贬九江的第二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从水面飘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为了便于理解,按诗的内容,课文将这首诗划分为六个段落。 第一段,写送客闻琵琶之声。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接着,作者选取了秋天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 描 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如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把人物置于特定的背景中, 给人以真切感, 可谓“境界全出”。以下四句,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最后两句,峰回路转,引出正文。“主人忘归客不发”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映衬。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后者是不由自主的留连之意。 第二段,步入诗的主体部分,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形。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6.琵琶行并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