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研磨技术 研磨是精密和超精密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精加工,如精车、精磨或精洗加工后的超精加工。研磨加工可使零件获得极高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和位置精度,最高的表面粗糙度等级以及提高配合精度。零件的内、外圆表面、平面、圆锥面、斜面、螺纹面、齿轮的齿面及其他特殊形状的表面均可以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加工。船舶主、副柴油机燃油系统中的三对精密偶件:柱塞—套筒偶件、针阀—针阀体偶件、出油阀—出油阀座偶件的内、外圆表面、圆锥面、平面在制造时都需要采用研磨进行精加工。在针阀—针阀体配合锥面磨损和柴油机的进排气阀配合锥面磨损后均需采用研磨技术进行修复,使配合面恢复密封性能。 进行研磨的零件材料可以是经淬火或未经淬火的碳钢、合金钢、硬质合金,也可以是铸铁、铜及其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或玻璃、水晶和塑料等非金属材料。 灵活的研磨技术是进行精密零件修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备件缺乏、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此法尤为重要。例如,主、副柴油机的喷油器故障大多是针阀—针阀体偶件的锥面配合不良引起的,轮机人员须经常进行针阀偶件的研配工作。所以,研磨技术在船上轮机工作中是克服精密设备短缺、延长零件寿命、节省修理费用和保证船舶正常航行的有效工艺,轮机人员应该掌握研磨技术。 一、概述 1.研磨原理 研磨是使零件与研磨工具在无强制的相对滑动或滚动的情况下,通过加入其间的研磨剂的微切削和研磨液的化学作用,在零件表面生成易被磨削的氧化膜,从而加速研磨过程。所以研磨加工是机械、化学联合作用完成的精密加工。 1)零件与研磨工具的相对运动 零件与研磨工具不受外力的强制引导,以免引起偏差和缺陷;运动方向周期变换,以使研磨剂均匀分布在零件表面上并加工出纵横交叉的切削痕,均匀研磨零件表面;研磨表面上各点相对于研磨工具表面的滑动路程相等,以达到均匀切削。 2)研磨压力 在实际应用的压力范围内,研磨效率随压力增加而提高。研磨压力取决于零件材料、研磨工具材料和外界压力等因索,一般通过实验确定。常用的压力范围为 0.05~0.3MPa,粗研宜用0.l~0.2MPa,精研宜用0.0l~0.1MPa。研磨压力过大,研磨剂磨粒被压碎,切削作用减小,表面划痕加深,研磨质量降低;压力过小则研磨效率大大降低。 3)研磨速度 研磨速度影响研磨效率,一定条件下,研磨速度增加将使研磨效率提高。研磨速度取决于零件加工精度、材质、重量、硬度、研磨面积等。一般研磨速度在10~150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