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年)制作——医学小菜2020年11月目录一、疾病概述二、药物治疗原则三、治疗药物(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八)乙酰半胱氨酸(二)头孢曲松(九)羧甲司坦(三)阿奇霉素(十)右美沙芬(四)左氧氟沙星(十一)喷托维林(五)莫西沙星(十二)对乙酰氨基酚(六)多西环素(十三)吲哚美辛(七)氨溴索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一、疾病概述(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1)社区发病。(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痰、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发热;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L或<4×10/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3)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符合(1)(3)及(2)中任何1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一、疾病概述(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鉴别诊断:应排除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血栓栓塞症、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其他肺部疾病。一、疾病概述(三)重症CAP•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1.主要标准:•(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2.次要标准:•(1)呼吸频率≥30次/min。(2)氧合指数≤250mmHg(1mmHg=0.133kPa)。•(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5)血尿素氮≥7.14mmol/L。•(6)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液体复苏。二、药物治疗原则(一)抗感染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见表1。二、药物治疗原则(二)其他治疗•1.氧疗与呼吸支持:对有高碳酸血症风险患者,在获得血气结果前,血氧饱和度宜维持在88%~92%。•2.咳嗽、咳痰处理:如果以干咳为主,可酌情使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痰量过多或有脓痰时,患者可能会发生咳痰不畅,需要促进痰液咳出,可予以氨溴索等祛痰药物,以降低痰液黏稠度,有利于排痰。•3.发热处理: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退热药物。二、药物治疗原则(三)疗程•抗感染治疗一般于退热2~3d且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停药,不可以肺部阴影吸收程度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通常轻、中度CAP患者疗程5~7d。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延长至10~14d。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抗菌药物疗程可延长至14~21d。三、治疗药物(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药品分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2.用药目的:适用于肺炎链球菌等其他敏感菌引起的CAP的治疗。•3.禁忌证:对青霉素类过敏者及有其他β-内酰胺类过敏性休克者禁用,对克拉维酸钾过敏者禁用。•4.不良反应及处理: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可好转。偶见荨麻疹和皮疹,若发生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抗过敏治疗。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5.剂型和规格:本药为复方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可由不同比例组成(如2:1、4:1、5:1、7:1等),制剂可有片剂、分散剂、颗粒剂、胶囊、注射剂等。三、治疗药物(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用法和用量: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总量计。•(1)成人:①口服:625mg(4:1)/次、2次/d,或375mg(2:1)/次、3次/d;感染较重者,1000mg(7:1)/次、2次/d,或625mg(4:1)/次、3次/d。②静脉:1200mg/次、3~4次/d。•(2)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根据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剂量;脐带血中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4~1/3,不建议孕妇使用;本品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用药期间暂停哺乳。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