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氧化值的变化或电子转移,化学反应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或氧化值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或氧化值无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制备新物质、获取化学热能和电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及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密切相关。据不完全统计,化工生产中约50%以上的反应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主目录3氧化(oxidation)本来是指物质与氧结合;还原(reduction)是指从氧化物中去掉氧恢复到未被氧化前的状态的反应。例如:2Cu(s)+O2==2CuO铜的氧化2CuO(s)+H2==2Cu(s)+H2O(l)氧化铜的还原一、氧化与还原◆狭义定义4•以后,这个定义逐渐扩展,氧化不一定专指和氧化合,和氯、溴、硫等非金属化合也称为氧化。•随着电子的发现,氧化还原的定义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广义定义氧化:在一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5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Na+Cl2=2NaCl00+1-1NaNa+ClCl-Cl-Na+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数离子化合物:=该元素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化合价升高数=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数=得到的电子数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和电子得失的关系:6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Na+Cl2=2NaCl00+1-1化合价升高数=失去的电子数化合价降低数=得到的电子数失去2e得到2e2Na+Cl2=2NaCl00+1-1金属钠失去电子,是氯气得到电子,是还原剂氧化剂从电子得失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7练习:分析化合价变化的情况,说明反应中的电子得失。Mg+2HCl=MgCl2+H20+1+20镁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至+2失去2e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至0得到2*e(一个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一个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有两个氢原子,共得到两个电子)8总结1.得氧和失氧的反应只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部份。2.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3.电子得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本质)(特征)(变化)(反应物)9+1+2-1+3NaClO+2FeSO4+H2SO4=NaCl+Fe2(SO4)3+H2O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reducingagent),还原剂是使另一种物质还原,本身被氧化,它的反应产物叫做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叫作氧化剂(oxidizingagent),氧化剂是使另一种物质氧化,本身被还原,它的反应产物叫做还原产物。二、氧化剂与还原剂10•◆自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氧化数的升高和降低都发生在同一化合物中,这种氧化还原反应称为自氧化还原反应,如•2KClO32KCl+3O2•◆歧化反应:如果氧化数的升、降都发生在同一物质中的同一元素上,则这种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例如2H2O22H2O+O22MnO-20-111•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反应中的变化规律氧化剂还原剂得电子失电子氧化数降低氧化数升高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使还原剂氧化使氧化剂还原本身被还原本身被氧化12第二节碱金属第二节碱金属+碱金属包括Li、Na、K、Rb、Cs锂、钠、钾、铷、铯碱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IA族。它们的氧化物溶于水呈强碱性,所以称为碱金属。13一、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0102030405060核电荷数00.20.40.60.811.21.41.61.82密度LiNaKRbCs14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熔点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沸点LiNaKRbCs15•另外,碱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都很强。•小结1:随着碱金属元素核电荷数增加,它们的密度呈增大趋势,熔、沸点逐渐降低。16二、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nm)Li3Na11K19Rb37Cs552128128812818812818188117•小结2: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只有1个,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8•碱金属的金属性变化规律金属性指原子的失电子能力。由于碱金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所以碱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例如:由于碱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