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CPU温度监控技术 发布时间:2006年10 月21日 点击次数:3069 来源: EDN电子设计技术 作者:安徽财经大学 陈忠民 引言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cpu散热系统能保证永不失效。失去了散热系统保护伞的“芯”,往往会在几秒钟内永远停止“跳动”。值得庆幸的是,聪明的工程师们开发出有效的CPU温度监控、保护技术。以特殊而敏锐的“嗅觉”随时监测 CPU的温度变化,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使 CPU免受高温下的灭顶之灾。在我们看来,探索这项技术如同开始一段神秘而有趣的旅程,何不与我们同行? CPU功耗和温度随运行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增大,现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如何使 CPU安全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过热而产生的死机、蓝屏、反复重启动甚至 CPU烧毁,不仅是 CPU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留给主板设计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Intel率先提出了温度监控器(Thermal Monitor)的概念,通过对 CPU进行温度控制和过热保护,使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增加。 但是,由于电脑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对CPU温度监控系统了解不多,而且介绍这方面知识的中文资料也难以获得,遇到相关问题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所以有必要将CPU温度监控技术系统地介绍给大家。 一、温度测量:从表面深入到核心 建立 CPU温度监控系统,首先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温度测量器件。能够测量温度的器件有很多种,如热敏电阻、热电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电脑中最早使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CPU插座下竖立的球状或带状的小元件,就是热敏电阻(如图 1)。 图 1 CPU插槽下的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Thermal Resistor ,简称 Thermistor)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但用于检测 CPU温度时存在着先天不足: 1.热敏电阻是接触式测温元件,如果热敏电阻与 CPU接触不够紧密,CPU的热量不能有效地传送到,所测量温度会有很大误差。有些主板上采用 SMD贴片热敏电阻去测量 CPU温度,其测量误差比直立式热敏电阻误差更大,因为这种贴片元件很难紧密接触到 CPU。 2.CPU的核心(die)发出热量由芯片封装向外部散热,CPU的表面温度和核心温度之间约有15℃~30℃的温差,同时因芯片封装形式不同,及环境温度的不同而难以确定。至今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把热敏电阻埋进芯片内部去,导致现在热敏电阻只能测量 CPU的表面温度,而无法测量核心温度。 总之,热敏电阻不仅测量精度难以保证,更重要的是无法检测到热源的真实温度。 由于热敏电阻先天不足带来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表面温度不能及时反映 CPU核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