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22+485~ DK29+813) 龙泉山隧道CRD 法施工临时钢架拆除方案 中铁八局集团公司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三项目分部编制 第 1 页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质情况: ........................................... 1~4 三、临时支护拆除的施工条件: ................................... 4 四、临时支护拆除的施工步骤: ................................. 4~7 五、拆除临时支护注意事项: ..................................... 7 六、安全措施: ................................................. 8 龙泉山隧道CRD 法施工临时钢架拆除方案 中铁八局集团公司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三项目分部编制 第 2 页 一、工程概况 隧道全长7328m, 进口里程DK22+485,出口里程DK29+813。 全隧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4‰的下坡。本隧DK23+210~ DK25+900( 2690m)为高瓦斯区段,其余为低瓦斯区段;其中Ⅲ级围岩1505 米占20.5%,Ⅳ级围岩4695米占64.1%,Ⅴ级围岩1128 米占15.4%,其中部分Ⅴ级围岩浅埋地段采用中隔壁(CRD)法施工。 二、地形地质情况 1 自然特征 隧道位于成都东~简阳南区间,隧道进口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出口位于简阳市,龙泉山山脉系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地理界线,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在四川盆地内部,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龙泉山呈一条形山脉,高程480~ 985m,由北东~南西纵贯境内,为本区最高地形。丘陵和平原分别依附与两侧,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50~ 150 米,自然坡度30°~50°,坡面植被发育。 1.1 地层岩性 隧道穿越主要地层岩性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 上更新统风积层( Q3eol)成都黏土;下 -中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层( Q1-2 fgl+al)卵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夹砂岩,上统遂宁组(J3s)泥岩夹砂岩,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夹砂岩;断层角砾(Fbr)、压碎岩(Crr)。 1.2 地质构造 隧区为一背斜山脉,呈北北东向纵贯测区西北部,隧址区发育卧龙寺向斜(DK23+369)、 三大湾背斜(DK25+469)两条褶皱;龙泉驿断层( DK22+524)、尖尖山断层(DK29+805)两条断层。隧址区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以构造裂隙为主,浅部基岩多为风化卸荷裂隙。 1.3 水文地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