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山的那一边》教案 篇一:《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渠县第三中学向 超 教学目的: 1、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加深理解 2、体会诗歌的形象性,领悟诗歌艺术形象的包含 3、领悟诗歌所提示的人生道理,积极考虑、探究人生意义, 理解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挫折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拓词成句和片段练习,强化语言表达的精确性、紧密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今后充满了新的向往和向往。追求美妙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的。《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本人的情感体验给我们特别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在诗里,他述说了童年时代美妙而朦胧的“梦”——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仍然不停地追寻它。二十多年后的今日,诗人尽管已无数次见过童年时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个“海”仍然高不可攀。那么,他心目中的“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品读这首诗歌,从中寻求答案) 二、检查预习 1、王家新,1957 年出生于湖北均县(如今丹江口市)。1978 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 年毕业,分配到湖北师专任教。1985 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 年去英国。1994 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 念》(1985 年)、《游动悬崖》(1997 年)等。 2、字词 痴 想 chīxiǎng 发愣地 隐 秘 yǐn mì 凝 成 níng chéng 诱 惑 y?u hu? 一瞬间 yī shùn jiān 铁 青( tiě qīng )青黑色,多描绘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喧3 三、整体感知 1、请你谈谈对诗歌这一体裁的认识。 ?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 它富于想像,具有节拍韵律,一般分行陈列。能够歌咏、朗读。 诗歌是觉察生活美的眼睛。诗歌是宣泄情感的渠道。诗歌是深情吟唱的旋律。诗歌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讲究形象美、情感美、音乐美、语言美。 2、听读课文 诗能够分为两部分,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两个时期:童年时期成长以后 小时候:没找到海——梦想海 长大后:找到了海——追寻海 3、齐读课文,考虑以下征询题: A、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以及“爬山”各比方什么? B、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C、诗歌表达了如何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