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霞运用经方温经汤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关注我们,请点击“经方追随者”袁红霞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方研究,认为经方立法严谨、配伍精当,药简力专,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将袁师临床运用温经汤经验总结如下。1 方证释义《金医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说明妇人病病因病机不外乎气血虚少,寒邪久结,气机郁(瘀)结三个方面。温经汤出自《金医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主治妇人“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瘀血在少腹不去”,亦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可见本方主治冲任虚寒兼有瘀之证,虚、寒、瘀为温经汤辨证要点,正合“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之意。方中桂枝、吴茱英为君,温经行血,降逆下行,配当归、川芍、芍药、丹皮化瘀,丹皮性凉兼清血中之瘀;麦冬、阿胶滋阴养血,且其润燥之性有利于去除附着之久瘀血;丹皮、芍药、麦冬三品,一可清热凉血滋阴以除“虚热”;二可助主药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三能制约吴茱英、川芎、半夏、生姜、桂枝等燥热伤阴,此真乃重点突出仲景用方之巧妙。参、草益气摄血,阿胶止血补血,半夏辛散,助主药温通散结,佐以少量生姜鼓舞胃气,宣散津液。众药相伍,扶正祛邪,温补结合,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故适用于冲任虚寒,瘀血久滞兼寒热错杂之多种病证。现代药理表明,温经汤可作用于下丘脑,具有调节性腺激素、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生理效应。2 病案举例案 1 月经后期案。李某,女,31 岁,2013 年 3 月 18 初诊。主诉:月经错后10 天达半年余。患者月经周期正常,月经经期每次延长 10d,达半年,小血块,黑褐色,量少,经期少腹隐痛喜温按,偶尔经期间出血,末次月经 2013 年 2 月 23 日,口干口臭,情绪可,体力一般,四肢逆冷,大便一日 1-2 次,成形,量少,解之不畅,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辨为冲任虚寒,血海不充,处以温经汤温经散寒。药用:吴茱萸 10g,桂枝 10g,当归 20g,牡丹皮 10g,麦冬 10g,阿胶珠 15g,党参 10g,赤芍 10g,半夏 10g,川芍 10g,炙甘草 6g,枳实 10g,生白术 30g。7 剂。2012 年 4 月 2 日二诊:患者诉因工作忙未及时来诊,续服前方 7 剂,月经 2013 年 3 月 29 日至,推迟 6 天,经期服药小腹自觉温热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