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此理念,本节阅读课共分为3 个阶段(读前活动、阅读活动和读后活动),3 个阶段又细分为10 个具体的围绕课文的主题“地震”而展开听、说、读、写教学活动。通过阅读,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策略意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必修模块 1 第 4 单元的阅读课型,具体描写 1976 年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震中和震后。本篇文章词汇量大,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复杂的数字,出现许多定语从句,篇幅较长,并且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对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文章的结构较明显,较容易归纳出各部分的中心词。 三、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目标 教 学 目 标 三维目标领域 知识目标 1、 掌握和运用本单元出现的新词汇和短语以及数字的表达法; 2、了解地震的成因、预兆,地震造成的损失,地震时的应急措施以及震后的救援; 知识与技能 领域 能力目标 1、 通过略读,归纳出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归纳出各部分的中心词;通过查读,捕捉文章的重要细节。 2、 学生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学习策略目标 1、 认知策略: 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纳。 2、 调控策略:培养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习惯。 3、 交际策略:合作探究震后如何自救和互救。 4、 资源策略: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有关地震知识和救援措施。 过程和方法 领域 情感态度目标 1、 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2、 能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请教 3、通过了解唐山大地震前兆,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意识和能力;通过阅读灾后救援和重建的信息,使学生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领域 文化意识目标 理解英语的比喻句。通过中外对比,加深对汉语比喻句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学生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前兆、地震造成的损失,地震时的应急救生以及震后的救援。 1 (2)通过略读,把握文章的大意,找出段落主旨句;通过寻读快速捕捉文章重点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