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理测验与评估第一节心理测验总论一、心理测验的历史(一)心理测验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测验的历史根源虽然无从考究,但中国人最早使用测验,是举世公认的。早在 2500 多年前,孔子曾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明确指出了对心理现象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自从隋炀帝创行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在我国通行了1300 多年。(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西方一些国家,在工业革命成功后,对劳动力需要急剧增加,分工日益精细,因而有了专门人才的训练、选拔与职业指导的需要,这是促进测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19 世纪欧美开设精神病院,急需确定精神患者收护标准和客观化的分类方法,这是促使测验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F. Galton)。他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如判断线条长短与物体轻重等,他还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1890 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 M. Cattell)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术语。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助手西蒙发表了论文《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该文中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1908 年,他们对量表作了修订,采用智力年龄计算成绩,并建立了常模。心理测验运动自 20 世纪 20 年代进入狂热,40 年代达到顶峰,50 年代后转向稳步发展。主要表现在: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弥补了文字测验在理论上的缺陷。2.编制出了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4.编制了一批标准化教育测验。5.发展除了对情感适应、人际关系、动机、态度、兴趣、性格等人格特点的测量。6.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将实验法和测验法结合,产生了信息加工测验。二、心理测验的性质(一)心理测验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布朗(F.G.Brown)认为测验就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二)心理测验的特性心理测验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间接性是指我们无法直接对心理特征或特质进行测量'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所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