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 管脚分配时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以 xilinx xc4vsx55 为例) FPGA 管脚分配时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以xilinx xc4vsx55 为例) 平台:XC4VSX55 ISE10.1 设计过FPGA 的原理图,看FPGA 的手册,说管脚的分配问题,如时钟管脚要用GC 类管脚,而且单端时钟输入时要用P 类型的管脚,不能用N 类型管脚等等。 一直以来都没有试验过,今天试验一把,以求各种验证。 1)GC 类全局时钟管脚是否可用作普通 IO 使用? 所谓 GC 类管脚,就是在管脚的称是诸如IO_L1P_GC_LC 等带有 GC 的管脚。其实手册中说的是 GC 类管脚可以用作 IO 的,但在《Xilinx FPGA 开发实用教程》(清华出版社)574 页倒数第八行提到:“所有从全局时钟管脚输入的信号必须经过IBUF 元,否则在布局布线时会报错” ,于是今天我试了一下,将某一GC类管脚分配给一个普通的输入口(也试验了分配给一个普通的输出口),经布局布线后,未出错。 因此得出结论:GC 类全局时钟管脚可以作为普通 IO 使用。(不知道是不是我对书中提到的全局时钟管脚理解有误,如果是,请网友别拍我,敬请留言指正) 2)非 GC 类全局时钟管脚是否可以作时钟使用? 其实至于说能否作为时钟使用,这里有另一层函义。当然,如果你把一个普通 IO 口配置成输入口,就把它的输入信号作为时钟,那是没问题的。但我们一般不这么做,因为时钟信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因此 FPGA 在内部会有特殊照顾,如果你使用FPGA 传门为时钟预留的管脚,并作一些处理,那么你的时钟对于各种模块的时延是可以忽略的,因为时钟在布线时是单独走的一层,而如果你就仅用普通 IO的话,经过FPGA 内部布局布线后,从它的输到,再到各个使用时钟的地方,有的线长,有的线短,它的时延将是不一样的。这些东西还是看一些FPGA 结构的内容吧。 在 xilinx里有专门的DCM IP 核可供调用,在 ISE 中执行 project——>New Source——>IP(CORE Generator & Architecture Wizard)——>FPGA Features and Design——>Clocking——>Virtex-4——>Single DCM ADV v9.1i,可得如下界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LKIN Source 需要选择是External 还是Internal,各自生成的源文件如下: ==========================选择External========================= `timescale 1ns / 1ps module clk_test(CLKIN_IN, CLKIN_IBUFG_OUT, CLK0_OUT, LOCKED_OUT); input CLKIN_I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