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 卸载的实时控制 (Ⅰ)主 控 项 目 6.2.1 被加固构建卸载的力值、卸载点的位置确定、卸载顺序及卸载点的位移控制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观测;检查卸载及监控记录。 6.2.2 卸载时的力值测量可用千斤顶配置的压力表经校正后进行测读;卸载点的结构节点位移宜用百分表测读。卸载所用的压力表、百分表的精度不应低于 1.5 级,标定日期不应超过半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表校正合格证及施工监控记录。 6.2.3 卸载时, 有全程监控设施和安全支护设施,保证被卸载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卸载设施的安全性及监控仪器的检定记录。 (Ⅱ)一 般 项 目 6.2.4 当需要将千斤顶压力表的力值转移到支撑结构上时,可采用螺旋式杆件和钢楔等进行传递,但应在千斤顶的力值降为零时方可卸下千斤顶。力值过渡时,应用百分表进行卸载点的位移控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卸载控制记录。 6.2.5 卸载的支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其所承受的荷载应传递到基础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监控记录。 6 .3 混凝土局部提出及界面处理 (Ⅰ)主 控 项 目 6.3.1 提出被置换的混凝土时,应在到达缺陷边缘后,再向边缘外延伸清楚一段不小于50m m 的长度;对缺陷范围较小的构件、应从缺陷中心向四周扩展,逐步进行清除,其长度和宽度均应不小于 200m m 。剔除过程中不的损伤钢筋计无需置换的混凝土;若钢筋或混凝土受到损伤,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设计和监理单位认可后放可进行处理;处理后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和混凝土外观质量,并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及施工记录。 6.3.2 新旧混凝土粘合面的界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本规范第 5.2 节的要求,但不凿成沟槽。若用高压水射流打毛,宜按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打磨成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均匀纹路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Ⅱ)一 般 项 目 6.3.3 当对原构件混凝土粘合面涂刷结构界面胶(剂)时,其涂刷质量应均匀,无漏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并检查施工记录。 6 .4 置换混凝土施工 (Ⅰ)主 控 项 目 6.4.1 置换混凝土需补配钢筋或箍筋时,其安装位置及其与原钢筋焊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