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保守治疗临床路径一、恶性肿瘤保守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ICD325:C466)。2.无法手术或家属拒绝手术的患者。(二)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癌性骨痛、活动障碍等。2.辅助检查:X 线、CT、MRI、全身骨显像、PET-CT、肿瘤标记物等。3.有明确癌症病史,影像学符合典型表现。4.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ICD325:C466)。2.无手术禁忌,当患者原发肿瘤及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16 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记物系列;(3)心电图、胸部 CT;(4)肿瘤部位 X 线片、CT、MRI 检查,包括强化或增强扫描;(5)全身骨显像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病情,行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PET-CT 检查、病理学检查。(六)治疗方案的选择。1.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行保守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手术超过 3小时可加用 1 次。(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多发转移导致心衰、呼衰及出血等情况,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恶性肿瘤保守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ICD325:C466)。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6 天日期主要诊疗工作住院第1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依据体检,进行相关的检查住院第2天□ 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住院第3天□ 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