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 3 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张庆华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的张庆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学情、说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教学过程、说评价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上期第十四章第三节内容。本节教材是电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是以后学电流、电压和欧姆定律的框架。这节课是学生在学过的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其内容属于电学部分的基础,它为后面研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特点起到铺垫作用,是电学学习的关键性环节。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串联和并联电路图。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大家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2、尝试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根据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并会连接电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难点:设计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四、说学情在前面的 2 节中学生已知道简单的电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元件符号,在此用这些符号构成简单的电路图是顺理成章的事,并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缺少真正对电的使用能力和不同电路的判断能力。课堂中构造合理的思维场所,使学生保持中等学习强度,利用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实际应用与课本知识恰当地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连续不断的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五、教学策略与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根据初中物理特点,大部分先观察、分析现象,再概括、总结规律;先感性认识,再理性思维。本节课设计实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实现升华,总结规律,在用规律解决问题。说教法:启发式学习法与实验教学法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设计、尝试操作,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