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中学 黄干双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江苏省高邮中学 黄干双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共有 6个条目,其中包括“牛顿定律的应用”,为 II等级要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并且,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特征; 2、理解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变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江苏省高邮中学 黄干双 2 提问、讨论、评价 (一)高三物理(复习)前三章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如何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PPT展示: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二、知识构建,方法梳理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