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 第一章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1、环境:是 以 人类为主体的 外 部 世 界 , 即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物质条件的 整 体 , 包 括 自然 环境和 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 人 类 有 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 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 生 存 环境。 3、城市环境:是 人 类 利用和 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 高度人工化的 生 存 环境。 4、环境问题:是 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 们周围的 环境所引起的 环境质量变化, 以 及这种变 化反过来产生对人 类 的 生产、生活和健康的 影响问题。 包 括 原生环境问题和 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 类 为解决现实的 和 潜在的 环境问题, 维持自身的生存和 发展而进行的 具体 实践活动的 总称。 6、环境科学:是 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寻求人类 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 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 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 扩散、稀释、氧 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 使污染物的 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 现象称为环境 自净能力。 第二章 大气污染 一 、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 指 大 气 中 一 些 物 质 的 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 以 至 破 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对 人 体 、生 态 和 材 料 生 成 危 害 的 现 象 。 2、一 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 污 染 物 质 , 如 SO2、CO、NOx、颗 粒 等 。 3、二次污染物:是 指 由 一次污染物在 大 气 中 互 相 作 用 经 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 成 的 与 一次 污 染 物 的 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 新 的 大 气 污 染 物 , 其 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硫 酸 、硫 酸 盐 气 溶 胶 、硝 酸 及 硝 酸 盐 气 溶 胶 、臭 氧 、光 化 学 氧 化 剂 Ox, 以 及 许 多 不 同 寿 命 的 活 性中 间 物 ( 又 称 自 由 基 )。 4、气溶胶: 指 固 体 粒 子 、液 体 粒 子 或 他 们 在 气 体 介 质 中 的 悬 浮 体 。 5、总悬浮颗粒(TSP): 用 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 流 量 在 1.1——1.7m3/min) 在 滤膜上所 收 集 到 的 颗 粒 物 的 总质量, 通 常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