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第一部分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 社会工作概述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国 1 6 0 1 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1 9 4 9 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 (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 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 (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 按生理特征分类;按社会特征分类 (二)按困难类型分类 (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了他们对对方行动及互动过程的理解。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