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课 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 1、认识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2、掌握经济与经济学等基本概念; 3、了解经济学的历史; 4、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组成); 5、初步认识学习经济学的方法; 6、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经济学研究对象。 授课类型:单一课(授新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 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授 案例分析 列表 教学内容: 一、课程导入 从近期国内外重要财经新闻中引出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二、授新课 第一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周围的世界 二、有助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决策 三、理解经济学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与经济学 一、经济:指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总和。 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年代、代表人物、代表作 (列表方式) 1、 重商主义时期 2、 古典经济学时期 3、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4、 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学学科体系 重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结合课本目录,由学生自己判 断 、归 总) 微观经济学 1、 经济学中的微观是 指个 体,如 企 业 、家 庭 、个 人。 2、微观经济学是 在市 场 经济制 度 下 ,以价 格 为核 心 ,以单个 的经济单位 为考 察 对象,研究单个 经济单位 的经济行 为,解决的是 最 佳 配置 资 源 的问 题。 举 例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整 个 国民 经济,分析的是 经济总量 。 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 资 源 利 用 问 题,在合理的资 源 配置 条 件 下 ,要实 现 经济的高 效率 ,充 分利 用 资 源 是 必 要的。 国家 对住 房 价 格 上 涨 过猛 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P14 一个非常好的示意图)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利用资源,创造出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是经济的活动过程,而不像教育、体育等非经济的活动过程。 人类经济活动包含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资源(resources)的概念非常广泛,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的或经过人类生产加工的,能直接或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