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原文、译文及感悟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 子 说 : “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并按时去练习和实践,不也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去怨恨别人,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 吗?” 感悟: 孔 子 在这里提出了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学习,二是交友,三是自处。这三件事处理好了,人生就会快乐。 先说 学习。孔 子 最看重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学习可以带给你终身的持续不断地快乐。孔 子 所说 的“学”,主要指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方面的学问。学习了之后,一定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才能让道德修养成为自己的习惯,才能让学到的道理在实践中发 挥 作 用 。 再 说 交友。人生之成功 常常得 益 于 几 个 或 一群 好友,人生之快乐也常常来自一两 个 知 己或 一群 好友。要多 向 先辈 ,向 有成就的人去请 教 ,去学习。 再 说 处世。当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欣 赏 自己的时候 ,不能怨天 尤 人,要多找 找 自己的原 因 ,并且 努 力 坚 持下 去。自己是否 幸 福 ,取 决 于 自己,不在外 人如 何 评 价 ,更 不能奢 求 于 外 。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 子 说 :“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作乱的人,更是从来没有 的。有 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感悟: 父母疼爱子 女是物种延绵的生物本能,而孝顺父母需要提倡和教育。孝悌是“为仁”的基础,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 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一。当更多的人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 ,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反过来,在这样的社会里,将会有 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和圆满 人生。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 子 说 : “一个人如 果 在言 辞 上过分 花 巧 、谦 卑 ,在脸 色 上、表 情上过分 和悦 ,讨 好 ,就 很少真 仁爱之心 。“ 感悟:巧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