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 0 1 6 1 / 6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内容,感受小说紧张的故事情节。 2. 感悟并学习船长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机智的品质 3.体会课感情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跳水》 1.复习生词 开火车读词 齐读。 2.复习故事情节 (1)故事都有哪些人物?(板书:水手 猴子 孩子 船长) (2)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生边说师边板书(取乐 逗 追 救) 3.这节课我们重点感受小说紧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精品文档 2 0 1 6 2 / 6 象。 二、理清前因后果,感受紧张的故事情节 1. 研究孩子走上横木,陷入险境的原因。 (1)默读5-6 自然段,用“ ”画出直接描写孩子处境的句子画下。 (2)汇报 (3)只要一失足,结果就会怎样?即使不失足,拿到了帽子,结果又会怎样? 看孩子的结局只有一种——失足跌落甲板是早晚的事。 (4)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走上横木,陷入绝境? (猴子的戏弄、水手的笑) (5)猴子怎么逗孩子? 请默读2——4 自然段,用“ ”画出猴子逗孩子的句子。请用“”画出描写孩子动作的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多? 汇报交流 边读边想像:猴子逗孩子的情景。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课一个词形容就是——“放肆”。 小结:你看,作者用上表示动作的词,猴子的形象就跃然纸上,猴子逗孩子的情景写得具体、清楚。看,动作描写为小说增色不少。 指导朗读。那要怎么朗读才能把猴子的放肆读出? 同学们把表示猴子动作的词读重了,让老师仿佛看到一精品文档 2 0 1 6 3 / 6 只放肆的猴子。 (6)还有水手的原因。 请默读2——5 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水手的句子。 汇报交流:周围的水手又有怎样的反应?谁读读画的句子? 水手怎么促使孩子走上绝境?(水手的起哄使得猴子越越放肆,使得孩子送到了羞辱。孩子越爬越高。) (7)面对猴子的戏弄,水手的哄笑,孩子有怎样的表现?你体会到孩子怎样的心情? 默读2——5 自然段,圈画出最能体现孩子心情的词语。 汇报交流: 联系上下,体会孩子心情的变化 a.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b.孩子为什么脸红了? .孩子为什么气急了? d 孩子为什么气极了? 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越生气,最后火山爆发了。(8)师生配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