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论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 不可知论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 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真理 谬误 真理的客观性 价值的本质 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 a ) A 反映论 B 实践论 C 先验论 D 可知论 (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A 科学兴趣 B 社会实践 C 求知欲望 D 好奇心 (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 a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关系 C 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 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 a) A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 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 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 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b ) A 发现真理 B 改造世界 C 创立科学理论 D 改造客观规律 (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 d )观点 A 客观唯心论 B 主观唯心论 C 旧唯物论 D 辩证唯物主义 (7)认识的本质在于( b ) A 主体创造 B 能动反映 C 社会实践 D 客观存在 (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 c )?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觉——表象 C 个别——一般——个别 D 一般——个别——一般 (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 b ) A 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 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 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 实践比理论重要 (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 d ) 2 A 本质认识 B 深刻认识 C 内在认识 D 正确认识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b ) A 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 d ) A 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 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 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b ) A 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 D 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4)从认识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