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 [苏联]肖洛霍夫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一)展 示 战 争 图 片 总 结 : 同 学 们 , 看 了 这 些 图 片 与 小 故 事 , 你 内 心 在 想 什么 呢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使 人 类 蒙 受 了 空 前 的 灾 难 , 据 不 完 全统 计 , 战 争 中 军 民 共 伤 亡9000 余 万 。 今 天 , 就 让 我 们 跟 随苏 联 作 者 肖 洛 霍 夫 的 脚 步 , 去 感 受 一 下 战 争 给 人 类 带 来 的 灾难 , 去 感 受 一 个 普 通 的 俄 罗 斯 人 在 战 争 中 的 命 运 和 情 感 吧 。 (二)展示目标 1.知 识 目 标 :掌 握 生 字 词 , 了 解 小 说 的 写 作 背 景 及 内 容 。 2.能 力 目 标 :主 要 让 学 生 通 过 对 文 章 的 研 读 , 提 高 阅 读 理 解与 写 作 能 力 。 3.情 感 目 标 : 学 习 本 文 要 引导学 生 注意主 人 公的 情 感 变化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肖 洛 霍 夫 (1905-1984), 苏 联 著名小 说 家, 生 于顿河地区的 一 个 磨坊主 家庭, 曾参加四年的 卫国战 争 , 期间遭受 了家破人 亡 的 悲剧。 代表作 有《被开垦的 处女地》、《静静的 顿河》、《一 个 人 的 遭遇》。 1965 年, 肖 洛 霍 夫 ,“由于他在 描写顿河的 史诗式作 品中 , 以艺术家的 力 量和 正直, 表现了 俄 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故事梗概 卫国战争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在河边等待渡船,一大一小两个流浪汉走过来,大人叫索科洛夫,小孩叫凡尼亚。搭讪几句之后,索科洛夫讲述了自己不幸的命运。他是 1900年出生,曾参加过红军,在 1922 年的大饥荒中,他的亲人都饿死了,后来他当了钳工,和伊林娜结婚以后,他开始有了幸福。妻子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姑娘,温柔体贴。十年间,他们有了一子两女,盖了一座房子。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三天索科洛夫就告别伤心的妻子上了前线,在前线他负过两次伤,在一次往火线送弹药的时候,他驾驶的军车被击中,他成了战俘,被送往德国集中营服苦役,倍受 折 磨 。一天,他说 了一句抱 怨 的话 ,被告密 ,于 是,德国人喊 他去 ,他的勇 敢 救了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