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做自信的我 教学目标: 1. 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尝试客观地认识自我。 3. 了解认识自我的途径。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树立信心。 教学难点: 让学生敢于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自己风采。 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认识你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是谁吗,引入“我一直知道,我就是我,可是有一天„„”以期唤起学生对自我的思考。 一、活动导入 直接从“我的手印”活动导入,对于“我的手印”活动,学生会很有兴趣。 “今天我们的课,从一个活动开始”。让学生在书本空白处留下自己的手印,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比对。 教师提问:从刚才的活动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小结:中国有句俗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西方也有句格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也可发现这一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手印! 是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自己了解吗?教师抓住辅导契机,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发现“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自我探索 活动:“我的十二行诗”,是为学生发现自我而设计的,也是本课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展开;一方面让学生可以感受我心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另一方面让学生分享同龄人的“我的十二行诗’。 教师引导:在人生这个色彩斑斓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我们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在看,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 1. 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十二行诗”。 2. 必须 说 明 的是,填 写内容可以很 具 体 (我是一个男 孩 );也可以比 较 抽 象(我是一片 云 )。 3. 小 组 交 流 “我的十二行诗”,选 择 并 推荐 有代 表 性 的作 品 进行交 流 。让学生上台亲 自朗 诵 自己的作 品 ,交 流 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学习 从多 角度 多 层 面地认 识 自己。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激 学生的兴 趣 和 增 进 学生的体 验 。 4. 教师引导:从“我的十二行诗”中,你获得了什么想法和感受?请把你的想法和感受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