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教育学会第一届“北极星杯”论文年会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工作单位:天津市北辰区南仓中学学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姓名:崔立波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教师有职责去发现人才和培养这些人才,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国家更好地培养人才。【关键词】信息技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正文】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有特点,尤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人才。目前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而两级分化的问题突显出来,并且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有的已经会熟练操作鼠标了;有的打字水平已经比较高了;有的会上网查资料了等等。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又要注意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显得极为必要。信息技术本身的可操作性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为学生设计可创造性的开放式的任务,制作一个小网页,编辑一个小电子1报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做,每个学生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又如: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多项任务,分层次指导,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其它的任务根据上课的实际内容,布置给那些较早完成基本任务的学生,这样,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从而教师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行之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达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因材施教要做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区别的教学。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做好因材施教的基础。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任务,并严格要求他们,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