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_第1页
1/13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_第2页
2/13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_第3页
3/13
三峡 1 .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水库对周围地区气候有明显调节作用,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 0 0 米,两岸水平方向约1 ~2 千米,年均温增加0 .1 ~0 .2 ℃,冬春季节月均温升高0 .3 ~1 .3 ℃,夏季降低0 .9 ~1 .2 ℃,雾日增加约2 天。冬季升温对柑桔、油桐等经济作物有利,夏季降温对重庆市境等地气候有所改善。 2.1 对库区局地气候的影响 2.1.1 对气温的影响 从常年平均来看,沿三峡库区1988-2007 年平均气温为17.3℃~18.8℃。云阳与重庆的年平均气温最高,秭归的年平均气温最低。2004—2007 年蓄水后,库区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均有明显的增加。 图 2-1 2004-2007 年三峡库区沿江 12 站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比较 气候生物水土从图2-2 看出,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年际变化不大,库区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从趋势线上可以看出,2000 年以前库区的年际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注:本文中局地气候的常年值为1971—2000 年的平均值〔下同〕。】波动较大,而且始终是围绕着常年值上下波动。但从2001年起,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不再围绕常年值变化,而是偏离常年值的年际间小幅波动上升(2006 年除外),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 0.2~0.4℃;2006年三峡库区平均气温达 18.8℃,较常年偏高 1.0℃, 2007 年库区平均温度为18.3℃,比常年偏高 0.5℃。说明三峡工程建设及其蓄水对库区平均气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2-2 1988-2007 年三峡库区沿江 12 站年平均气温与常年值比较 从常年同期来看,如图2-3 所示,年内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8 月份,为28.21℃.最低值出现在 1 月份,为6.7℃,气温的年较差为21.50C。年内,1、2、12 月月平均气温皆低于10℃; 3、4、10、11 月月平均气温在 10~20℃之间,5-9 月各月平均气温均在 20℃以上,7, 8月份在 28℃左右。平均气温月际之间升降变幅差异较大,冬季各月和盛夏 7、8 月份库区气温变化最小,为1℃左右;春、秋季,3、4 月和 10、11 月份,气温变化剧烈,升温与降温幅度一般为5-6℃. 蓄水后各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值偏高。4 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1.2℃,其次为2 月、3 月,偏高 0.9℃, 1 月、5 月、6 月、9 月、10 月和 11 月较常年同期偏高 0.3-0.8℃。这里注意到,尽管 2006 年夏季发生高温伏早,夏季气温异常偏高,但 2007,2005 年夏季出现凉夏,其中宜昌 2005 年8 月下旬平均气温为历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峡大坝对气候、生物、水土的影响综合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