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相互配合构成 一整套保护,称做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的区别主要在于起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其中速 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而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最 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 一.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根据对继电保护速动性的要求,在简单、可靠和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原则上力求装设快速动作的保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又称Ⅰ段电流保护)就是这样的保护,它是反应电流升高而不带时限动作的一种电流保护。其工作原理可用图3-1 所示单侧电源线路的无时限电流保护为例来说明。 图3-1 单侧电源线路无时限电流保护作用原理 当线路上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1 的短路电流为 KMMMKZZEZEI)3( (3—1) 式中ME——系统等效电源的相电动势; MZ ——系统等效电源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正序阻抗; KZ ——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之间的正序阻抗。 由式(3-1)可见,当系统运行方式一定时,ME和MZ 是常数,则流过保护的三相短路电流,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间距离 L 的函数。短路点距电源越远流过保护的三相短路电流越小。图3-1 中曲线1 表示,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3(KI随 L 的变化曲线。曲线2,是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小两相短路电流)2(KI随L 的变化曲线。 对于反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装置而言,能使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称为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以operI表示。当流过保护装置的电流达到这个值时,保护装置就能起动。显然,仅当通过被保护线路的电流kI ≥operI时,保护装置才会起动。 在图3-1 中,以M 处保护为例,当本线路(LMN)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希望M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而当相邻线路首端(或称出口处)发生短路故障时,按照选择性要求,M 处保护不应动作,应由N 处保护动作切除故障。但实际上,本线路末端和相邻线路首端发生短路故障时,流经M 处保护的短路电流是一样的,M 侧保护无法区分这两处的短路故障。为了保证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躲过下一线路首端(或本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流过本保护的短路电流,即取operI﹥maxNKI写成等式,则有 operI=relK)3(maxNKI (3—2) 式中 )3(maxNKI——最大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N 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