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室质量监测制度 1.设专职质量监测员,定期、定时监测消毒灭菌质量,每周检查各项记录是否完善,并随时对各环节质量进行抽查。 2.做好压力蒸汽灭菌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的内容包括压力、温度、时间等指标;化学监测包括:每个包监测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每锅监测标准包指示卡是否合格。生物监测包括:每周作好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并有记录。 3.每月对空气、治疗包、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记录完善。 4.脉动真空灭菌器每天灭菌前作好 BD 实验,并作好登记。 5.每天对清洗间、包装间、压力蒸汽灭菌间、无菌物品存放间用紫外线灯照射 60 分钟,并做好记录。 6.每个器械肉眼检测清洗质量,每周随机抽查洗涤质量,每月彻底查 3-5个待灭菌包的所有物品清洗质量,并记录,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有记录。 7.每季度大检查包装材料一次。 2 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掌握防火、防盗知识、停电、停水应急预案,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仪器等开关。 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必须戴防护手套,按要求做好职业防护。 3.压力蒸汽灭菌间工作人员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灭菌完毕后,压力表压力降至 0 时方可开门。 4.接触高温时,戴厚帆布手套,防止烫伤。 5.使用电机类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触电。 6.体力操作过程中如人力搬运货物、装载物品、推车等,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姿势,避免扭伤。 7.工作区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消防通道保持通畅. 3 供应室消毒、 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实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全程质量控制,并完整记录备查。 2.消毒、灭菌物品数量与去向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化学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须立即召回,并对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所有物品同时召回。若临床已使用,则应报告医院感控科,做相应监测,进行追踪观察并记录。 3.使用同一时间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后,出现多个感染病例,提出疑问时,应及时召回同批物品,寻找原因,并再次进行相应检测。 4.如科室发现包布外干内湿的隐形湿包、器械有明显血迹,应及时向消毒供应室反馈,消毒供应室及时召回,并重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参与科内质量控制,对本科室的护理缺陷和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和整改建议。 7.医疗机构内规定的其他工作...